今日,记者从四川省财政厅了解到,2022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创新政策机制,夯实财政保障,共投入资金146.42亿元,支持建成高标准农田487.1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97万亩,粮食产量达到702亿斤。
坚持政策支撑,强化制度建设
严格执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及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相关要求,印发《全省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要点》《四川省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共计制(修)定农田建设管理有关制度办法10余项,构建起省市县全覆盖、多层次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体系。
坚持多措并举,强化多元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投入,2022年,国家补助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45.8亿元。严格落实省级财政支出责任,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超过18亿元,2022年达到21.9亿元。压实市县支出责任,2022年市县多渠道筹集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74.88亿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3.84亿元,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实际总投入达到3253元,居全国前列。
坚持良田粮用,强化建设管理
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开展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排查和质量检查,指导督促各地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支持15个县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试点。全省累计建成耕地质量监测点1010个、调查点1万个。安排秸秆综合利用、退化耕地治理等项目资金8.2亿元,支持耕地质量建设。严格用途管制,强化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坚决防止高标准农田“非粮化”,确保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坚持建管并重,强化建后管护
2022年,省级财政安排560万元,引导项目县投入3525万元,专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指导督促每个市(州)选择1个项目县的1个项目片区或3个项目村开展管护试点。指导督促各地完善工程移交制度,建立健全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探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金融保险创新试点工作。
坚持考核通报,强化激励约束
建立常态化年度综合评价机制,通过市县自评、交叉评价、监测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对排名前3位和排名提升最快的市(州)给予通报表扬,对排名后2位的市(州)进行通报批评。2022年,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成效显著的市(州),奖励资金600万元/个。